中法汉学研究所简介
法国在中国设立的学术研究机构——中法汉学研究所,于1941年成立于北平(现北京),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《法文研究月刊》出版委员会。该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法庚子赔款的余额。其初期由法国驻京使馆聘请的汉学家铎尔孟担任所长,使馆秘书杜伯秋负责行政管理工作。
珍珠港事件后,燕京大学被迫关闭,这一时期,研究所规模扩大,接纳了包括杨堃(社会学)、曾觉之(法国文学)、傅惜华(俗文学)等在内的研究员,以及法国青年汉学家施来麦和甘茂德。同时,燕大教授如高名凯(语言学)、聂崇歧(历史学)以及原燕大引得编纂处的多位职员也被聘请加入。
研究所初期设有多部门,如通检(引得)组、民族研究组、历史考古组、翻译组和《法文研究》组,还拥有图书馆,并附设了一所以原中法大学教师授课的法语夜校。抗战胜利后,随着原燕京和中法大学教职工返回校园,杜伯秋返回巴黎,研究所的工作一度暂停。1947年,研究所归属巴黎大学,更名为“北平汉学研究所”,戴密微担任所长,韩百诗负责行政,李嘉乐、于儒伯等青年汉学家也加入其中,经费则由法国外交部文化司提供。
然而,1949年后,由于政治形势变化,中法汉学研究所的实际工作几乎停止,这段历史也随之进入了新的篇章。
下一篇:汉学研究的各国汉学研究概况
多重随机标签